刘娟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主城区地域优势,打造‘居养、医养、旅养、乐养’大本营”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如您建议中所提,发挥主城区地域优势,打造“居养、医养、旅养、乐养”大本营 的建议,提的非常好,但由于部门间责职不同,承担业务工作也不同。下面,我就卫体局所做的医养结合工作,给您简要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区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不断探索老年健康服务新路径、新模式,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
一、主要做法
(一)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水平
一是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当好辖区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2023年,全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人数40911人,健康管理率为74.73%;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为52237人,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50076人,签约率为91.47%。
(二)增加老年医疗资源有效供给
一是推行“医疗卫生机构内开展养老服务”的模式。目前全区二级以上医院(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区中医院)均开设了老年病科,为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提供了专业平台。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北街办事处东后河社区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满足老年人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养老服务,每年定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指导、家庭医生签约等健康管理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等服务;制定居家养老探访服务制度,与辖区失能、高龄、行动不便老人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并定期提供巡诊服务,组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监护人等参与失能老年人照护者培训,受到老年人一致的好评。
三是强化医疗服务。近年来,为进一步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我局开通了便民服务,全区医疗机构在导诊设置老人就医指导服务,设置老年人挂号、就诊和缴费等便捷、优先服务绿色通道,并开通医院无障碍通道,购置轮椅等便民便行设备设施。尤其是按照省、市卫健委要求,从2021年以来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各级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区11个医疗机构荣获为山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1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将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就医环境,推进医院人性化、温馨化、便民化建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三)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发展
近年来,我区注重发展多种模式的医养结合。一是“双资质”型。即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目前我区有一家省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白云同德养护院;一家市级试点机构:晋煤医院凤凰山分院 。二是“协议型”。即养老机构与邻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我区六家养老机构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三是积极争取西上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全省医养结合能力提升机构,申请省级项目资金75万元用以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运营,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中可以享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医疗护理。四是积极开展基层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工作。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4年被确定为省级基层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试点机构,积极探索实施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在老年健康服务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是:
(一)医养结合体系有待完善。当前,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缺乏制度化的政策支持,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配合,尚未真正形成协作机制。
(二)医养结合市场发展滞后。一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养老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二是对于小型养老机构而言,开设医务室的硬件和人力成本较高,导致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公立医疗机构由于建院较早,地方受限,不具备开设养老机构的条件。
接下来,我们将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争取在服务体系上有新进展、在服务模式上有新举措、在服务数量上有新突破,着力构建高质量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助力健康城区建设。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