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帮办提拔、代办入职”,同事“拍胸脯” 打包票,花钱就能办……

发布日期: 2025-11-10 发布机构: 城区公安分局

“帮办提拔、代办入职”,同事“拍胸脯”

打包票,花钱就能办……

近日,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成功破获2起诈骗案,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28万元,用实际行动筑牢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
“民警同志,我被骗了!整整20万,是我攒了好几年的辛苦钱啊!”2025年8月10日,城区公安分局接报案中心,受害人张先生(化名)红着眼眶,手里攥着一沓厚厚的转账凭证,声音里满是懊悔与焦急。
    时间拉回2022年9月,彼时的张先生在某集团工作多年,一心盼着能获得提拔机会。一次单位聚餐后,同事王某主动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张哥,我跟集团领导熟得很,你想提拔这事儿,我能帮你办!就是得花点钱打点,都是‘行内规矩’。”
   “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他平时看着挺实在,还拍着胸脯说‘办不成肯定退钱’,我就信了。”张先生回忆,当时自己被“晋升”的念头冲昏了头,没多想便答应下来。随后,王某以“给领导买烟酒”“疏通审批环节”为由,多次催促张先生转钱。为了让“好事”落地,张先生让妻子分3次将20万元转入王某指定的银行账户。
    可钱一转过去,王某的态度就变了。起初还会主动“汇报进展”,说“领导已经记下你的名字了”“再等等就有消息”;后来张先生多次追问,王某要么找借口“正在走流程”,要么干脆不回消息。直到2025年4月,集团新一轮提拔名单公布,张先生的名字却不在其中——他这才慌了神,找到王某对峙。“钱我早就给领导了,这次没成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下次肯定帮你办成!”王某依旧嘴硬,可当张先生提出要找“领导核实”时,王某却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具体细节。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的张先生,赶紧来到公安局报案。
    民警在梳理张先生案件证据时,又一个报案人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发现王某不仅骗了张先生,还通过张先生的“信任传递”,把黑手伸向了另一位受害人陈先生(化名)。
    2024年5月,陈先生的女儿大学毕业,一心想进张先生所在的集团工作,可因专业不符,连报名审核都过不了。急得团团转的陈先生听说张先生“有门路”,便提着水果找上门,恳请他帮忙“想想办法”。
张先生想起王某之前说的“有关系”,便第一时间联系王某。电话里,王某依旧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事儿简单,我跟招聘办的人认识,让她先报名,我帮她‘打通关节’,审核、面试都没问题!”但话锋一转,王某又提了条件:“疏通关系得花钱,最少8万,你让陈哥准备好。”
    为人父母的陈先生,为了女儿的工作,咬牙凑了8万元,将钱转到了王某的账户。可满心期待的陈先生没等到好消息——女儿的报名直接显示“审核未通过”。
   “别急,这次是系统卡了,等补招的时候我帮她留名额!”王某又编了个理由搪塞。直到2025年4月,陈先生的女儿再次报名,依旧没能通过审核,他反复追问王某,对方却开始失联。这时陈先生才意识到不对劲,找到张先生对质,两人一对信息,才发现都被王某骗了。
   “那都是群众的血汗钱,必须尽快抓住嫌疑人!”接到报案后,民警迅速展开侦查。
民警通过走访张先生、陈先生所在的集团,以及王某的亲友,进一步确认王某根本没有所谓的“关系”——他既不认识集团领导,也从未接触过招聘办人员,之前说的“门路”全是编造的谎言。“他就是抓住了受害人‘想走捷径’的心理,用‘同事情’‘朋友托朋友’的信任做掩护,一步步骗取钱财。”
    在固定证据后,2025年11月6日,民警将王某(男,32岁,晋城城区人)抓获。面对民警的讯问,王某起初还想狡辩,可当民警拿出转账记录、聊天截图以及证人证言时,他终于低下了头,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我根本没能力帮他们办工作,就是想骗点钱花……”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求职晋升别碰“捷径”,正规单位的招聘、晋升均有严格流程,不存在“花钱就能办”的情况,切勿轻信“有关系、能代办”的虚假承诺;熟人推荐也要警惕:本案中,王某正是利用“同事关系”获取信任,此类“熟人诈骗”更具迷惑性,涉及钱财时务必多留个心眼,最好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