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公里,这是晋城城区公安分局西街派出所泰森警务室的警务范围。西至西环路,东至景西路,南至红星街,北至平安街,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泰森、汇晋、苗孟庄、太印和龙泉5个社区。
别小看这弹丸之地,它可是城区复杂治安的“集合体”,既有居民小区,又有出租房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泰森社区是市区娱乐业密度最大的区域。西街派出所有8个社区警务室,泰森警务室的警情就占全所的1/4,泰森社区的警情占泰森警务室的1/3,这样的比例足以佐证这里治安的复杂程度和治理难度。
“杂症”要用“良方”治,“难症”应靠“良药”医。泰森警务室立足方寸之地,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深耕细作,分类求解治理之策,积极创建城区“示范警务室”。
“穿白色衣服的男人,不要和穿黄色衣服的女人打了,赶紧走开!如不听劝告,警察马上赶到。”4月15日凌晨2:43,真爱年华KTV门前扬声器里传出的声音格外有穿透力。正扭打在一起的一男一女顿时停了手,穿白衣服的男子惊讶得四处张望,寻找发出声音的地方。“不要找了,我是西街派出所民警,你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到。”这个隔空喊话的视频监控,就是西街派出所新上线的“西街云眼”,是以城区公安分局“五化大巡防”为牵引而作出的视频巡逻的延伸。
目前,泰森商贸区已有近20个娱乐场所和烧烤摊装上了这套设备。据了解,“西街云眼”已与派出所联网,可自动监测,实时将警情弹在派出所的视频窗口上;民警接到预警信号,隔空喊话,把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控制在萌芽状态。“西街云眼”运行以来,已隔空劝阻了十多起滋事苗头,这个无所不在的“空中警察”深受商户青睐,他们纷纷联系派出所,希望“空中警察”到“咱家”。对此,泰森警务室民警王辉说:“如果所有商户都接入这套设备,泰森商贸区就没有治安盲区了。”
泰森商贸区是市区夜生活集聚区。集中在这个区域的10家歌舞娱乐场所、19家足疗店、6家宾馆酒店,形式各样、数量众多,入夜后更是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分布在新市西街两侧的上百家饭店烧烤摊和30多个流动摊位,为警情多、秩序乱、环境差埋下了“伏笔”。此前,西街派出所治“乱点”解“痛点”,推出了巡逻版、劝导版、十户联防版等系列管理方式,成为泰森商贸区社会管理的一张名片,而“西街云眼”的上线正好弥补了网上巡逻的短板。其实,社会管理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限解题方案。泰森警务室打造“空中警察”,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解题思路。受此启发,泰森商贸区“分色管理”的构想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泰森警务室搭出了“分色管理”的基本框架:每月治安警情超过5起的,红牌警告,或停业整顿;每月3起左右的,黄牌警示;每月“零发生”的,绿牌鼓励。这三个牌子,直接反映行业场所的治安状况。将来,顾客是否进店,全凭牌子颜色。这种“分色管理”方式将倒逼商户自我变革,自觉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在泰森社区与西上庄办事处西马匠社区交界处,有139户独家院,少则两层,租住四、五户;多则四层,租住十余户,现有建档租户208户。这里是泰森社区的又一大特色。
社区民警王辉介绍,由于泰森商贸区的娱乐场所集中,租住房屋的大都是酒吧和饭店的服务人员,身份复杂、流动性大,如果他们不主动申报,派出所掌握的数据就不是实时数据,很容易演变为安全隐患,出租房或许成为涉黄、涉毒等违法犯罪滋生地。
西街治安“二维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上了墙。每个出租房所在的院里都贴上了治安“二维码”,租户一旦租了房子,必须在房主监督下扫码登记,自主录入需要填报的信息。民警通过二维码读取新租户的基本情况,然后登门核对,并根据租户情况分成ABC三类(A类禁租类、B类重点关注类、C一般关注类)。如此一来,信息库里的租户都是最新数据,对租户管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发生故意隐瞒不录的情况,罚款的板子就落到了房主身上。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让数据长上腿,租户少跑路,方便了群众,节省了警力。泰森警务室把二维码上墙的做法迅速辐射到5个社区,警务工作阵地前移,对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一标三实”基础信息的采集找到了更为完善的路径,这样可腾出精力管理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实现逐人建档,定期回访,精准帮扶。
去年8月,40多岁的刘某刑满出狱,一时找不到工作。在与刘某的促膝长谈中,社区民警了解到刘某的一个朋友在山东捕鱼,而他自己也想离开晋城到那里找出路,于是想方设法与对方取得联系,为刘某谋了一份捕鱼的工作。
“泰森警务室管辖了5个社区,注册人口2万余人,流动人口6000余人,把需要重点关注的人、需要重点管理的部位管好了,平安西街的砝码也就增加了,派出所‘主防’任务也就落地了。”王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