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开发区街道办事处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耿窑社区:听民声、办实事、暖万家

发布日期: 2025-08-11 发布机构: 开发区街道办事处

开发区街道耿窑社区以“倾听民意,为民办事”为落脚点,坚持“学”字当头、“干”字为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微实事”托起“大民生”,以务实作风答好“为民服务”必答题。


“行路之困”铺就便民“连心路”



社区入口道路是居民出入的“第一扇门”。过去,社区入口路段因常有大车通行,路面坑洼破损严重,雨天积水、晴天扬尘,不仅影响出行安全,更成了居民心里的“堵心事”。社区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听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实地勘查、协调资源,仅用15天便完成道路全面翻修——清除破损砖石、重新铺设沥青,全长200米的村口路重焕“新生”。崭新的道路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这是党支部带领下社区干部们对“为民办实事”最朴实的回应。

“照明之忧”点亮社区“暖心灯”



社区公共区域照明不足,曾是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楼道灯时亮时灭、小广场夜晚黑灯瞎火,既影响生活便利,也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以“节能+便民”为原则,全面摸排照明盲区,更换传统灯具为太阳能LED灯30余盏,在社区步道、活动广场等区域增设太阳能照明设备,既降低了能耗成本,又让社区夜晚“亮堂堂”。“现在晚饭后出来散步,路灯照得清清楚楚,连跳广场舞的人都多了!”居民张大姐的话里,满是踏实的幸福感。

攻“充电之急” 架起安全“便民桥”



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加,“飞线充电”“乱停乱放”成了社区治理的“顽疾”。社区干部深入调研发现,居民并非不愿规范充电,而是缺少就近、便捷的充电设施。为此,社区统筹规划,在小区空地、车棚等区域增设电动摩托车充电桩3处、充电插座40个,配套安装监控设备,并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居民规范使用。从禁止飞线到引导规范充电,折射出社区“精准解难题”的民生温度。




“安全之盾”,织密社区“防护网”



“小区角落有点暗,总担心有安全隐患。”一条来自居民微信群的建议,触发了社区的“安全升级”行动。社区联合派出所对重点区域开展风险评估,针对性增设高清监控摄像头12个,覆盖楼院入口、围墙周边、停车场等关键点位,并接入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安全无死角。“现在不管多晚回家,路上都有‘电子眼’盯着,安全感直接拉满!”随后在反馈意见的回访中,居民道出了“技防+人防”带来的踏实感。




“民生之厕”,守护文明“小窗口”



公共厕所虽小,却是社区文明的“试金石”。过去,社区部分公厕因地面沉降、设施老化,存在漏水、异味、设施损坏等问题,居民意见较大。社区以“整洁、便民、无障碍”为目标,全面开展公厕升级改造:更换破损瓷砖、修复漏水管道,同步安装通风设备。“现在上厕所再也不用捂鼻子了,环境跟新的一样!”居民们的认可,是社区“细节处见初心”的生动注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耿窑社区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动态清单”,用更多“微改造”“微服务”绘就幸福社区新图景,让“为民办实事”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