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
时值“八上”
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
降水天气明显增多
连续降雨或强降雨
容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
等次生灾害
这样避险防护
发生前兆
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
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
如何避险?
高处转移
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路线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水上转移
在受到洪涝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寻求救援
有通讯条件—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涝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无通讯条件—可制造烟火、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注意
不要游泳转移!
不可触摸或接触高压线铁塔、电线,防止触电!
内 涝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
地势低洼的地方
如: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如何避险?
家中进水高处躲,车辆熄火及时逃
走路小心避“坑”,行人谨防触电
积水漫入屋内,及时切断电源
远离危旧房屋,被困及时报警求救
山体滑坡
发生前兆
泉水流量突然异常
四周岩体(土体)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
房屋墙体地坝出现裂缝
有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的声音
如何避险?
感到地面震动
快速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
无法逃离时
在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
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
崩塌
发生前兆
顶部不断发生掉块、坠落等现象
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或小面积土石剥落
不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如何避险?
连续降水后
不要在山谷陡崖下停留
处于崩塌底部时
迅速向两侧逃生
处于崩塌体顶部时
向崩塌体后方或两侧逃生
泥石流
发生前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
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轰鸣声
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如何避险?
观察地形
立即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不要顺沟方向跑
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不在陡峭山坡下和低洼谷地躲避
遇到次生灾害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提高避险意识
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号
提前知晓安置点
主动熟悉转移路线
接到撤离指示后
听从当地工作人员指挥
有序撤离
万万不可贪恋财物
警惕意外伤害
收到灾情预警,备好安全措施
远离危险地带,保持通信畅通
备好随身衣物,谨防中暑/失温
注意卫生安全
避免饮用生水
注意清洁消毒
关注环境卫生
减少接触污水
警惕虫鼠家禽
尽量穿长衣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