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云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区农村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建议》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联合气象、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实时监测异常情况,滚动会商研判风险,及时使用传真、短信平台和电话等形式向各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启用预警喇叭走街串巷发出预警,提醒村民高度关注强降雨过程,确保各级防指在应对极端天气时,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五进”宣传等活动,截至目前举办主题宣讲、专家讲座等490余场,发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资料3.8万余份,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组织开展全区性综合应急演练6次、专业性演练300余次,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
三是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加大应急队伍建设力度,对我区应急队伍进行摸排,目前我区专业应急队伍26支,非专业应急队伍121支。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创新思路,结合城区实际,对城区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和区级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形成方案,力争下半年运行投入运行。
四是建立专家智库。在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专群结合,建立起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畜牧 疫情、公共卫生、消防灭火、煤矿、电力、通信等专家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全区共初步确定专家150余人 。
五是健全保障体系。完善物资调配使用机制,主动把应急物资向乡镇、农村倾斜,设立基层一线物资储备库,切实强化 应急保障。对各镇(街道)物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坚持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特别是在高风险区域开展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统一配备救生装备和安全护具,为基层干部和应急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六是利用社会力量。今年以来,针对社会应急力量重新进行摸底调查,在蓝天、天龙等应急队伍的建设和注册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社会应急力量6支,共计500余人,是乡镇、农村应急救援力量的有力支撑。
以上答复如有意见,敬请反馈。感谢您对应急工作的关注,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能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