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TA00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10 发布机构: 城区行政审批局

王慧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要深度践行“服务是海”理念,聚焦“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目标,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听看访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调研活动

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有关要求,围绕“五大环境”,积极要求各领域各单位,尤其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民营经济局等牵头部门立足本部门职能职责,聚焦企业、群众最急最忧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工作。

法治环境方面:大力开展了“法企同行”法律服务活动,就如何更好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行政处罚裁量权使用、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引导市场主体增强法治意识、诚信经营,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截至目前,深入企业服务22次。

政务环境方面:通过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等活动,重点了解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项目落地、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加强和改进服务作风、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强化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情况,确保简政放权不停步、强化监管不松劲、优化服务不打折。4月份,上门为兰花集团成立装备制造公司解答营业执照等证件办理问题。

信用环境方面:通过举办“信用关爱日”等活动,强化政府履约承诺兑现,对在招商引资中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集中清理、集中督办、集中规范,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月份以来,经多次对接国网城区供电中心及各大商超、企业,最终将我区电费缴费信息归集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区信用体系建设。

人文环境方面:积极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定期组织召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等,重点开展项目落地、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大攻坚行动,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全区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等环节,形成了“党政主导、共谋发展”良好氛围。5月6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新刚带队深入我区相关企业开展专项调研。

要素保障方面: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和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洽会”等方式,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宣传解读惠企政策;倾听记录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企业在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切实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等信息。同时开展满意度调查,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在3月19日召开的“引金融活水,增企业活力”政银企融资对接会、3月29日召开的“普聚金融服务 惠及千企万户”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上,60家企业与各大银行达成了800万元的授信及初步合作意向,共入企140户次,公共服务联盟单位入企业服务3028户次。

二、知懂用享,大力提高惠企政策宣传力度

了解企业诉求,增强惠企服务意识。一是充分调研论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广泛收集了企业诉求与意见,确保惠企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二是提升惠企服务意识。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采取了“由下而上”的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升企业满意度。3月29日举办主题为“公司法修订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第十八期“民营经济大讲堂”,主动普及《公司法》修订后,减资对公司财务、债务股权等的影响。

减少认知阻力,加强配套政策解读。一方面,提升政策易理解程度。注重以企业家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开展政策宣讲,推动政策传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另一方面,强化配套政策解读。紧密贴合我区实际,遵循“因企制宜”原则,组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工业园区企业等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惠企直通车基层行”政策宣讲活动。2月2日,“法官讲堂+”—“金融法律大讲堂”在山西银行晋城分行揭牌成立并进行了第一课讲授。

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政策宣传效率。开辟多元化宣传渠道,着力增强政策宣传的匹配性、畅通性。一是完善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将分散化、碎片化的惠企政策归集起来发布,便于企业全面及时获取政策信息。截至目前,共发布政策131条。二是增强政策宣传渠道的便捷化。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当好信息“引路人”,通过实地调研、微信推送、惠企政策进集市等形式,广泛宣传惠企纾困相关政策文件。我区新时代理论宣讲快车“城区号”开入各个街道、社区,通过歌曲、快板、小品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便民服务、惠企政策、防诈骗等进行了大力宣传,得到群众称赞。

三、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机制体制

强化组织领导,理顺协作分工机制。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书记、区长动员部署营商环境工作,明确营商环境是“一把手工程”,充实调整了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长任常务副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组建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统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研究制订优化营商环境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完善法治保障机制、监督问责机制。推动人大、司法、协会以及律师事务所等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体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决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区委区政府重要督查内容,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对标先进地区,创新机制体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综合受理窗口”、极简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改革,健全“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率先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优化破产重整机制,建立健全《关于建立晋城市城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机制,不断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四、严格督导,强化营商环境责任监督

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常态化整治吃拿卡要等行为,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保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深化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对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清查,行业主管部门对各个领域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进行摸排清查,集中财力解决政府失信于企的问题,提振企业信心和投资预期。

大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按照“是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是否存在突出问题、群众是否有强烈获得感”的标准,深入研究并整改13个省级“听民意办实事”项目和15个区级项目,不断深化整治成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深度践行“服务是海”理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和便民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创优改革举措和普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努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