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TA00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10 发布机构: 城区行政审批局

李妮芳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动“就近办”改革,提档升级“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通过下放审批权限,综合利用城区政务服务网,依托各个便民服务窗口、基层便民服务自助机形成“131+6”模式,确保群众出门“就近可办”。同时,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在医疗、养老、餐饮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动服务实现完成“有事必到,无事不扰”“监管一次查到位”的目标。

二、围绕建设“五大环境”,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一)法治环境: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以考促改、以评促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创优法治机制。组建破产审判专业团队,打造“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三位一体诉源治理实践推行柔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在全区行政执法单位推行柔性执法制度,依法扩宽柔性执法、首违不罚适用范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降低市场准入。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等规定

(二)政务环境:开展“综合受理窗口”试点改革。通过整合压缩窗口、优化职能职责和运行机制,5类132个事项实现了“综合受理、受审分离,统一出件”。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果。聚焦项目投资、企业运营和公民个人三大领域,企业准营、企业职工退休、新生儿、婚育等15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公布告知承诺事项清单“无证明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对涉企经营的29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破解了“材料不齐不能受理”的审批难题。梳理出无证明事项办理清单46条,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沉浸式活动。通过“一把手”换位实践以及多场景“陪办”活动共发现并整改问题,实现“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大提升推动“办不成事”窗口迭代升级。在原有“办不成事”窗口的基础上,经整合优化,积极打造“协调驿站”专区,作为政务服务的前沿哨、群众呼声的收集点,持续扩大服务范围,主动提供特事特办、政策咨询等服务,真正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体验。设置自助服务专区。为解决群众窗口排队时间较长的问题,我局在大厅设置自助服务专区,并配有专职帮办人员提供服务,方便企业、群众自助办理营业执照出证、社保缴费查询等。开设证照临期提醒服务。为减少因证照到期未及时换证给企业、群众带来不便,我局推出证照到期主动提醒“智能小闹钟”服务模式,依托电子证照库系统,以手机短信为载体、证照办理信息为基础,避免群众因忘办、漏办导致证照到期而带来的麻烦,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后顾之忧。

(三)信用环境: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信息归集拓展至医疗、教育、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完善公共信用数据的目录编制和汇聚共享。政务诚信建设持续加强。先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治理“两不一欠”、打击“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的专项整治,集中财力解决政府失信于企的问题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不断创新,在税务、生态环境、能源等重点领域率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监管效能提升。信用结果运用全面深化。针对互联网中小微企业提出因为没有房产等难以获得信贷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广“知惠贷”“科创e贷”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6000万元。信用风险预警作用有效发挥。持续优化事前精准推送服务2023年共推送各类提醒信息4.45万条,服务纳税人4.03万户次助力企业及时获取信用贷款支持。

(四)人文环境:坚持以人文环境集聚发展合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深化教育和科技综合改革投资近3亿元,建成8所学校回收4所幼儿园,新增学位4170个“上学难、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近百个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满足了群众就近看病就医的需求。巩固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按照一街一景、一巷一品在主城区实施城市改造工程城市主干道、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样貌得到大幅改善高标准推进养老幸福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9家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得到省级评定优秀等次,全市领先。精细化做实网格。精细划分867个网格,足额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创新“警网融合“物网融合”模式。

(五)要素保障:畅通要素供给渠道,以高效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赋能。实现校地人才互促共赢。区委孙世新书记带队赴山西师范大学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活动,签署了共建“12大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和“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实验区”协议。强化人才资源聚集。积极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活动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建立晋城市城区就业服务网、线下建成城区公益性零工市场强化用电保障。对小微企业实行“零投资”服务,2023年全口径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976%。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做好公租房分配和管理,为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全力推进西北环片区品质提升征拆工作拟规划建设五大市场(产业园区),着力破解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

三、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准助企纾困。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真诚坦荡同企业家交往,全力以赴亲商、安商、富商。一是按照《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办法》,持续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二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领导干部深入园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及诉求期盼。三是优化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通过城区企业之家微信公众号、召开政银企座谈会、组织开展三进四送”“中小微企业日等方式宣传各项惠企政策,打通政策推送渠道。四是构建完善的营商环境咨询投诉服务机制持续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生保障总客服作用,畅通政府与企业和群众互动渠道,构建完善的营商环境咨询投诉服务机制,确保12345热线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各部门合力,聚焦惠企政策、纾困解难、服务质效发力攻坚,通过限时办结制等措施,实行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畅通企业登记业务系统线上服务渠道,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维护企业家权益,让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