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光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集中统筹调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和工作专班。为加强对全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由区委书记任主任,区长任常务副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组建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坚持“日通报、周督导、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的机制,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进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同时,围绕建设“五大环境”,各成员单位分别出台各自领域不同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强调入企帮扶重在解难题、求突破、促发展,帮扶企业攻坚克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二、积极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为破解行政监管部门职能分散、多头监管、分段执法等难题,做到“让监管效能实现最大化、对监管对象干扰最小化”,我局牵头区市场局、区人社局等单位在医疗、养老、餐饮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联动服务。一方面,全面梳理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事项,逐一明确监管对象、监管内容、检查方式、监管频次等内容,形成“综合监管一件事”事项清单。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模式,逐步推动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监管内容全要素、监管流程全闭环、监管执法全协同、监管数据全共享、监管结果全公开。同时,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抽查事项清单,持续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目前已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任务42项,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一是持续加大惠企政策和金融支持。接连出台强化经营主体要素保障、“开门红”16条激励措施、星级酒店餐饮街区扶持办法等政策。组织“银企”对接,召开“晋城市百行千人进万企(城区行)融资对接会”,积极促成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融资合作协议;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为信用好、有潜力的小微、“三农”、战新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切实为企业缓解转贷压力。二是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围绕汽车家电、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促消费活动,支持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加大数字消费券发放力度,大力拉动消费。三是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企纾困。组织推荐培育库企业参加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重点推荐有潜力的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法企同行”法律服务活动。建立企业与法律服务志愿团“二对一”的服务体系,为多家企业配备律师;在山西省涉企政策服务平台发布惠企政策、专业服务、人才招聘、产品供求等信息,帮助柴火部落、叁端网络等企业获得数千订单。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歇业备案、帮办代办、“六免服务”等助企纾困举措;开通“个转企”绿色通道,设立“企业开办”专窗,实现企业开办全链条闭环管理;实行个体工商户“智能秒批”,推行简易注销容错纠错降低企业退出成本,率先开展集群登记服务;对8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代办服务;在街道、社区和重点商超等23个点位设置自助终端系统,实现83项高频事项“自助可办”。五是抓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推动“惠商保”工作,向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赔付保险款;核处各类欠薪线索,切实为劳动者追回欠款工资,所有欠薪线索均实现按时清零、动态清零。
下一步,我区将从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惠企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整改,做到既热情服务,又柔性执法,既严格监管,又无事不扰,真正讲政策、送法规、教技术,多管齐下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