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第TA0099号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案 由:发挥主城区地域优势,打造“居养、医养、旅养、乐养”大本营
承办单位: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提 案 人:刘娟
办理情况:
刘娟委员,您提出的“发挥主城区地域优势,打造‘居养、医养、旅养、乐养’大本营”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提案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指导性,对推动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整合旅游资源,促进龙头企业发展
提案中指出“康养产业集聚度低、整体融合不够”。城区依托地域优势,以“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战略和晋城市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为牵引,聚力“文旅中心”、“康养中心”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白马寺山康养集聚区、卧龙山森林康养基地、司徒旅游集聚区、程颢文化集聚区、南大街夜经济集聚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其中凤城康养示范区,是晋城市一核、两环、两带、多片区的“核心”,也是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是我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整合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凤城康养园区、白马禅寺、太行明珠游乐城等资源,打造集康复医疗、颐养康养、文化旅游、田园观光于一体的康养旅居目的地。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接待量500万人次。依托度假区,我区玉苑、屋厦、牛山等一批特色康养村发展迅速。其中,玉苑村依托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圆满完成“幸福玉苑,康养绿源”的城改目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成为我区首批文旅康养产业带动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推进多元融合,织密关联产业经纬
提案中指出“运用‘康养+’的延伸思维,形成康养产业集聚效应”。城区以全域旅游创建为统领,不断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全链条的康养产业。“康养+医药”有机式整合,全力推进山西省中医院晋城分院、瑜园康养、禾瑞尚康医养中心等项目的高质量建设、高水准运营,实现城区医疗康复产业发展增速提质。加快太行山道地药材交易平台建设,探索一条“资源+数据、平台+企业、基地+市场”的中药材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助力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高地。“康养+养老”全方位升级。城区现有驻区养老机构10家,在建养老机构1家,多模式运营74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构建了“社区嵌入+精品日照+幸福驿站”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惠及城乡老年人8000余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康养+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洞头为龙头推进五村联建,采用“红色+农业+文创+旅游+宜居”模式,打造农产品供应及加工、特色都市园艺体验、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红色研学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
三、深挖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内涵
提案中指出“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养文化”。近年来,城区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载体,以旅游为纽带,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充分挖掘书院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饮食文化,推进华谊兄弟星剧场、程颢书院文化产业园、南大街文旅休闲街区等文化润养龙头项目建设,打响文化康养品牌。2024年,借势全市发展文旅康养战略性支柱产业契机,城区将继续着力打造程颢文化集聚区,投资2.5亿元,启动程颢书院提升工程,修建春风堂、藏书楼等标志景观,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丰富华谊兄弟星剧场文艺演出,融入互动游乐、非遗传承、创意消费等潮玩体验,形成“一静一动”文化新地标。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养文化,把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统筹起来,形成康养产业集聚效应,抢抓文旅康养发展新机遇,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城区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注,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文旅事业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