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第140号提案

发布日期: 2025-07-24 发布机构: 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区政协次会议

140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由:关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承办单位:晋城市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人:李鹏

办理情况: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视,您提出的《关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把握“第二个结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年来,文旅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活动传承、空间拓展、政策扶持等多项举措,全面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成效

一、做好普及教育,广泛宣传非遗文化

借助“全国非遗宣传日”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不间断推进“非遗进校园”以及“春节、元宵节”两节期间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先后组织各类非遗项目参加省博会、深博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各类国家级、省级的文旅融合交流展示平台,持续对外推广我区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整合非遗资源优势,通过《家门口的宝藏》系列品牌活动的引领,让“非遗城区”的故事家喻户晓,逐步提高城区非遗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借助社区2+N品牌项目的推进,依托“方寸间”文化传承共享空间走进多个社区等开展守“艺”人的慢时光活动,通过非遗产品的展示、交流以及非遗传承人的讲述和互动,将非遗文化“以润物无声”之势,浸润于群众身边;融合时代性,创新开展戏曲游园会、二黄折子戏短视频拍摄,持续实现表演性非遗的模式提升。通过各种形式的非遗知识普及和宣传,加深群众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各年龄层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加强实践互动,接续传承非遗文化

鼓励中小学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汇仟小学建立“上党二簧传承育苗基地”,通过培训、演出、授课等形式,推进戏曲二簧进校园,营造发展传承良好氛围;借助程颢书院的非遗实践交流基地,设立非遗体验基地,为非遗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场所;联合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区乡村振兴局开展城区非遗工坊认定工作,认定晋城市爱格琉璃制品有限公司、晋城传统彩塑研习所、勇施传拓艺术工作室为第一批区级非遗工坊;先后出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上党二簧》《白马拖缰的传说》撰写《城区非遗》晋城市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研究在省级主流媒体刊登论文《补齐“非遗”保护短板》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互动和路径延展,不断营造传承氛围,筑牢发展基础。

三、拓宽发展空间,多元推广非遗文化

借助传统节假日,开设周期性的非遗大集及非遗文创大赛,通过非遗产品的展示和售卖以及非遗作品的时代创新和文旅融合,不断实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对于相对成熟的玻璃、铁艺等全产业链非遗产品,我们先后争取一年一度的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用于产品的研发和利用,并积极对接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宽非遗制造企业的对外平台,争取更多的对外展示展销机会,让实体化非遗产品完成多元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