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第45号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案 由:关于加强稀有剧种传承保护的建议
承办单位:晋城市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提 案 人:卫娟
办理情况:
非常感谢您对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稀有剧种传承保护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践行“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的重要指示,为弘扬传统文化,繁荣戏剧艺术,推动戏剧创作,扶持地方戏剧事业,改善稀有剧种生存发展状况做出了很大努力。通过繁荣精品创作、举办节庆展演、开展惠民演出、加强非遗保护、加大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动稀有剧种持续繁荣发展。
一、繁荣精品创作
支持下属剧团“鸣凤剧团”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上党二簧剧目,如《苦肉计》《挂龙灯》《佘赛花》《清正门官》《巧会虹霓》等;坚持守正创新,先后复排《万寿宫》《彩仙桥》《金玉佩》《佘杨缘》等优秀传统剧目,现共有上党梆子、二簧剧目10余部,传统剧目《三击掌》被列入文旅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在推动戏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演出内容。
二、广泛教育宣传
每年借助“全国非遗宣传日”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不间断推进“戏曲进校园”以及“春节、元宵节”两节期间戏曲惠民展演活动;借助社区2+N品牌项目的推进,重点设立“方寸间”文化传承共享空间及守“艺”人的慢时光活动,通过稀有剧种的展示、交流以及非遗传承人的讲述和互动,以润物无声之势,浸润于群众身边;融合时代性,创新开展戏曲游园会、二簧折子戏短视频拍摄,持续实现表演性非遗的模式提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戏曲知识普及和宣传,加深群众对稀有剧种了解和认识,增强各年龄层群众对稀有剧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加强传承保护
积极对接文旅部,配合其组织专人到我区录制上党二簧影像资料,录入国家非遗数据库;杨海兰工作室成功获评山西省首批稀有剧种传承人工作室(全市唯一);结合“文艺夜校”公益培训,杨海兰工作室面向社会公众开设“上党二簧”夜课堂,努力探索传承发展之路。
通过外聘一批、召回一批、引进一批,推进剧团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申报二簧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2名;在汇仟小学设立“上党二簧”非遗传承育苗基地,由剧团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定期到校教学,通过阶梯式培养,为二簧传承推广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