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司法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0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5-16 发布机构: 城区司法局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加快推进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司法局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法律援助便民窗口、12348法律热线、远程视频法律服务网络三大平台为基础,建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办)公共法律服务站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152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优化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资源,实现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镇(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司法所挂牌成立,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开展连所共建,定时或预约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每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一名法律顾问、3-5名“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和服务。利用法律服务网络,在三级法律服务平台之间实现“一线通”,统一管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发挥,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对老旧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乡征地拆迁、社区治理精细化工作、疫情后复工复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提供法律意见,为实现“四为四高两同步”提供优质高效法治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

    目前,由于我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干部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参与度不高。具体体现是,对基层工作指导少,部分科室间缺乏主动协调联动,业务台账不规范。

    (二)平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直接服务群众,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窗口,关键看服务质效。因平台人员流动性较大,新上岗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良莠不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

    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省、市、区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完善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建设。

    (二)加强履职尽责,细化监管指导。

    履行好领导干部监管和指导职能,细化任务清单, 深入督导考评。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基层台账清理规范工作。切实加强内部协作,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一体化发展。

    (三)办好民生实事,强化群众办事体验。要紧紧围绕

    区委、区政府头等大事,抓住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特点,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严管理、重质量、树形象,不断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在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重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不断提升工作实效。

               -------------------------------------------------------------------------------

                   关于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039号提案的答复

陈玉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要求和规范,我区现已建成一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八个镇(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和完善了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工作机制。2023年,完成了省司法厅部署的“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提质增效年的工作任务,今年,又对完成好2024年的“惠民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我区的免费法律咨询任务数为7200人次,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任务数为180个案件。我区的一个中心,8个工作站和142个工作室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综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行政复议等工作的办理和指引的工作职能,为50余万城区人民提高优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针对委员提案中所指出的不足之处所采取的措施。

1.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利用“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的实施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的宣传活动,提高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提高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用好惠民工程的省、市、区拨付的资金,争取在省司法厅对“惠民工程”资金的绩效考核中名列全省前列,为更好的开展“惠民工程”打下结实的基础。加强和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让相关科室了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来配合全局完成好工作任务。

2.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

大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的技能和能力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在选配公共法律服务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时全面考察其工作情况,将素质优、能力强、口碑好的优秀律师和工作者纳入服务人员库,优先指派其从事法律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