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司法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1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28 发布机构: 城区司法局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民群众法治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法治工作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更加强烈,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认识更深刻、要求更严格。
  2、社会风险隐患防控难度日益增长,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新媒体时代,对社会矛盾纠纷处置不当,极易引发舆论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政府公信力。
  3、法治工作队伍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能力仍显不足。当前,我区高质量发展正在高速推进,对高质量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法治工作力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司法领域“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行政执法领域执法监督人员数量和业务水平不足,难以开展系统的、规模化的执法监督活动。
  为此建议:
  一、着力于提高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加强基层群众普法。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打通优质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要持续优化普法内容,加强“以案释法”工作,推进执法、司法典型案例的解读,以身边的案例释法说理。要建立法治资源库,优选法治宣传视频等资源,集中发布,供群众学习。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鼓励各党政机关参与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来,特别是“谁执法谁普法”重点普法部门领导干部要主动担任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提供本领域学法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丰富青少年法治实践。精选涉未成年人案例,常态化组织开展模拟法庭等更贴近法治实践的活动,政法机关定期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开放日”活动。
  (三)加强新媒体普法。各级各部门要利用政务新媒体账号,联动发布法律知识,汇聚政务新媒体声量,发出新媒体普法声音,形成普法矩阵。要充分利用普法专栏,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综合运用视频宣讲、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传递法治精神。
  二、着力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
  (一)深化诉源治理新实践。推进家事审判工作方式改革,健全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员和家事特邀调解员制度,持续做好人身安全保护令、离婚证明书、法官温馨提示书依法发放工作,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给予充分司法保护,从源头上减少家庭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三位一体一站式诉源治理实践新模式。持续增强社区网格功能,通过便民高效的“家门口”解纷模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温度和法治力量。
  (二)多措并举推进访源治理。要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依托村(社区)全科网格功能,统筹整合基层信访工作力量,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将大量信访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处理在源头。要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特别是房屋拆迁等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焦点问题,统筹多元化解手段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将化解信访事项与各单位年终考核挂钩,对化解信访纠纷不力的责任单位,综合运用领导约谈、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等手段进行督促。
  三、着力于锻造过硬法治队伍,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一)加强司法领域人才培养。以司法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员额法官、检察官和法官、检察官助理为重点,以职业精神培育、司法能力培训、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级分类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集中培训、业务研讨等模式,提高司法工作人员分析案件事实、归纳争议焦点等实际办案能力。建立健全法官教法官、检察官教检察官“传帮带”制度,老法官、检察官与新人“一对一、传帮带”,加强审判实务指导,加快提高新人司法能力。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标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把各类执法活动纳入规范轨道。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养。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才专项提升行动,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从而培养一批执法骨干人才。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奖惩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执法人员的激励保护。
  (三)加强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律所党组织建设,推进以“党建带队建促所建”,发挥律所党组织在保证方向、凝聚人心、服务律师、促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保证律师队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要加强重点领域律师人才培养。加强新兴领域如金融、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等新兴业务领域的专业律师培养,壮大擅长办理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业务的公益律师人才队伍。

               -------------------------------------------------------------------------------

                   关于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154号提案的答复

申军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城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民群众法治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法治工作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更加强烈,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认识更深刻、要求更严格。
  2、社会风险隐患防控难度日益增长,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新媒体时代,对社会矛盾纠纷处置不当,极易引发舆论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政府公信力。
  3、法治工作队伍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能力仍显不足。当前,我区高质量发展正在高速推进,对高质量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法治工作力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司法领域“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行政执法领域执法监督人员数量和业务水平不足,难以开展系统的、规模化的执法监督活动。
  为此建议:
  一、着力于提高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一)加强基层群众普法。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打通优质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要持续优化普法内容,加强“以案释法”工作,推进执法、司法典型案例的解读,以身边的案例释法说理。要建立法治资源库,优选法治宣传视频等资源,集中发布,供群众学习。
  (二)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鼓励各党政机关参与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中来,特别是“谁执法谁普法”重点普法部门领导干部要主动担任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提供本领域学法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丰富青少年法治实践。精选涉未成年人案例,常态化组织开展模拟法庭等更贴近法治实践的活动,政法机关定期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开放日”活动。
  (三)加强新媒体普法。各级各部门要利用政务新媒体账号,联动发布法律知识,汇聚政务新媒体声量,发出新媒体普法声音,形成普法矩阵。要充分利用普法专栏,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综合运用视频宣讲、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传递法治精神。
  二、着力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
  (一)深化诉源治理新实践。推进家事审判工作方式改革,健全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员和家事特邀调解员制度,持续做好人身安全保护令、离婚证明书、法官温馨提示书依法发放工作,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给予充分司法保护,从源头上减少家庭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三位一体一站式诉源治理实践新模式。持续增强社区网格功能,通过便民高效的“家门口”解纷模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温度和法治力量。
  (二)多措并举推进访源治理。要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依托村(社区)全科网格功能,统筹整合基层信访工作力量,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将大量信访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处理在源头。要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特别是房屋拆迁等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焦点问题,统筹多元化解手段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将化解信访事项与各单位年终考核挂钩,对化解信访纠纷不力的责任单位,综合运用领导约谈、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等手段进行督促。
  三、着力于锻造过硬法治队伍,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提高法治保障能力。
  (一)加强司法领域人才培养。以司法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员额法官、检察官和法官、检察官助理为重点,以职业精神培育、司法能力培训、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级分类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集中培训、业务研讨等模式,提高司法工作人员分析案件事实、归纳争议焦点等实际办案能力。建立健全法官教法官、检察官教检察官“传帮带”制度,老法官、检察官与新人“一对一、传帮带”,加强审判实务指导,加快提高新人司法能力。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统一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标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把各类执法活动纳入规范轨道。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养。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才专项提升行动,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从而培养一批执法骨干人才。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奖惩机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执法人员的激励保护。
  (三)加强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律所党组织建设,推进以“党建带队建促所建”,发挥律所党组织在保证方向、凝聚人心、服务律师、促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保证律师队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要加强重点领域律师人才培养。加强新兴领域如金融、建筑房地产、知识产权等新兴业务领域的专业律师培养,壮大擅长办理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业务的公益律师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