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军代表:
您好!关于您在《关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一文中支出的“关注原就业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再就业问题,给他们提供寻找新工作的渠道或信息从而稳定收入”的建议,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回复如下:
2023年3月,城区开展了“共富驿站”创建工作,聚焦低收入群体的“急难愁盼”,帮助低收入群体的家庭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自创建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抓总,15个单位协同发力,“共富驿站”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工作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安排部署。出台了《晋城市城区“共富驿站”创建工作方案》,《晋城市城区实施“共富驿站”创建工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摊位申报条件、资金补贴方案和申报流程,统筹协调配合,明架构、定流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专班注重强化组织领导、沟通对接和跟踪落实,及时召开工作会议,特事特办,为进一步完善原有方案中未能明确的地方,特印发了《晋城市城区创建“共富驿站”工作补充方案》。召开10余期专题推进会、沟通交流会,普及惠民政策,个别专题辅导,集体创业评估,激发群众择业致富的信心和动力。
(二)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有序推进。专班进驻市场调研,争取多种类型摊位,供入驻群众多向选择。前期工作中,我们坚持全面摸排,精心筛选,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将符合条件的群众全面纳入帮扶范围。精心提供了13家农贸市场作为“共富驿站”入驻点,在实际工作中,景西智慧市场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绿晨市场改为超市。针对帮扶群众家庭劳动力情况、就业区域意愿,协调提供最适宜摊位,将帮扶市场扩大到27家,涵盖了百纺市场、晓庄便民市场、国潮夜市、二圣头便民市场、浙江商贸城市场、万品汇、汇邦美食街、双源便民市场、景西便民市场、西吕匠便民市场等,不断拓展帮扶新阵地。
(三)注重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微信帮办群,全程跟踪,实时解决群众难点和堵点。针对个体需求不同、意愿不同等特殊问题,单个联络,定向沟通,专人负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线上收到问题,能线上回复的及时回复,需要线下办理的尽快线下处理,拉进与帮扶对象的距离,打消群众后顾之忧。实时跟进,提供便利条件,提高群众意向转化率,确保入驻快速落地。
(四)坚持培训赋能,实现由点及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工作原则,联合区人社局开展创业指导1期,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分批进驻,选择阳光生鲜市场、荣丰市场两个试点率先尝试,引导入驻一批,积极打造“共富”示范典型,实现由“成功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
(五)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商户增收。4月3日,孙世新书记在调研“共富驿站”创建工作中指出,要加强对经营户的扶持力度,帮助其符合条件的可以进驻区扶贫超市。调研结束后,我局立即对进驻商户经营项目进行了排查摸底,经排查,其中阳光市场芝麻酱的经营者,现在代销马鑫香油、花生芝麻酱。4月18日,已协助其在城区扶贫超市完成6种不同规格产品的样品铺货,同时,城区扶贫超市将协助其进驻市扶贫超市。
二、入驻情况
自创建以来,“共富驿站”分十批次审核通过266人,共召开五次“共富驿站”摊位选择会,另外5次通过电话、微信逐一联系确定摊位意向。
自创建以来,共有80人进驻成功(其中3人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23人为南村大铁壶夜市集商户,行政区划调整后该23人不再列入“共富驿站”入驻人员),当前在驻有54人,涉及小餐饮、食品经营、美容美发、初级农产品、日用小百货等领域,分布在阳光市场、荣丰市场、国潮夜市等16个市场主体。
三、摊位储备情况
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清单,需储备100个“共富驿站”摊位,免费为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及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创业渠道。当前,“共富驿站”已占用54个摊位。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协调增加了北石店镇畅东苑便民市场、宇光步行街、南街西巷便民市场、凤凰山农贸市场、西巷社区便民疏导服务点,帮扶市场主体已由13家扩大到27家,储备摊位始终保持100个以上。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加大“共富驿站”宣传力度,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