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沁芳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大数据建设赋能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做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发展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能直接影响金融核心竞争力与服务实体的能力。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小微企业谋求长远且有意义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足够的资金运转时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小微融资需求旺盛,金融机构将继续承担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当前限于传统金融模式需抵押、重担保的状况,以及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为帮助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城区民营经济局以推广智慧金服平台为抓手,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助力小微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一、城区政银企融资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2021年,晋城市城区智慧金服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城区民营经济局搭建的、旨在促进银企信息对称、缓解企业融资难的线上“政银企”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充分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优势,全面整合各方资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优质金融服务支持,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信息共享、信用支撑、风险分担、合作多赢”的企业融资新机制。自2021年4月份试运行以来,已有16家金融机构入驻本平台,上线金融产品72项,2243家企业注册平台,解决企业贷款需求135笔,共5829万元,为实现政银企对接常态化、线上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3年3月14日,“三晋贷款码”平台在我市试点推广工作正式启动。该平台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金融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户可以通过“三晋贷款码”平台自主选择意向银行,实现贷款办理“货比三家”。“三晋贷款码”平台以二维码为标识,以企业信用信息为支撑,以担保机构增信为措施,以信息及时推送为通道,采用“企业征信+政府增信”的系统化、集成化、数据化金融服务模式,重点聚焦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积极探索“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线上融资服务新路径,力争实现“一码申请、一码授权、一码授信、一码管理”,促进资金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提升信贷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三晋贷款码”平台的推广启用,在增加市场主体融资新渠道的同时,还将逐步实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咨询线上服务全覆盖,从而为中小微企业精准纾困,有效应对融资难题。
二、当前平台推广存在问题
由于平台建设的探索开展时间较短,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相关政策不完善。目前出台的政策都较为宏观,不够系统化、具体化,政策内容不够全面,导致平台业务开展不顺利。二是信息资源整合不够。目前智慧金服平台还未将辖区内所有银行及相关融资产品接入且因规模较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弱,致使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强。三是对接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数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的方式仍停留在线下,平台没有真正发挥对接作用,金融机构在实际业务办理过程中也无法实现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导致办理过程流程多、时间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运行机制
出台《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方案》,统筹谋划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推广规划,分解具体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同时邀请驻区金融机构加入,凝聚共识、步调一致,形成推动平台应用推广的强大合力,为平台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平台融合
打造综合化融资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平台服务种类,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与辖区内金融机构完成数据共享。与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联合打造“政务+金融”服务新场景,在便民服务一体机页面上加入智慧金服平台移动小窗口,建立线上线下信贷直达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便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三)广泛运用宣传
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提升本领域企业注册使用率和运营人员熟练操作平台程度,及时引导企业正确了解平台、使用平台。充分运用自有公共宣传渠道(官微、APP等)咨询台、电子屏等方式开展长期宣传工作,持续提高平台知晓率、使用率,拓宽平台应用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