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民营经济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1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6-12 发布机构: 城区民营经济局

张文琛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常态化入企帮扶,构建“清”“亲”政商关系》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政治生态清明,则营商环境优良,亲清政商关系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优化营商环境,以稳企业稳增长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现代化民营企业建设增势赋能。而构建“亲而有度不逾矩,清而有为不疏远”的政商关系,则需要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守底线,以清护亲,用亲增清,推动政商关系良性互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作出以下答复:

一、既讲“亲和”更讲“清廉”,以底线思维严明纪律规矩。

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握“亲”的要义、明晰“清”的边界、树立“严”的导向,明确政商交往“负面清单”,积极引导企业家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局面。

二、既能“承诺”更能“践诺”,以闭环思维强化信用建设。

为了深入开展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专项工作,集中精力攻坚突破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根据晋市企诉办发〔2020〕1号文件精神,成立了晋城市城区民营企业投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区民营经济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并及时完成民营企业投诉问题的梳理、核实、移交、办理结果汇总等工作。

晋城市城区民营企业投诉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我局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拖欠账款等各种难题。2023年,收到24件投诉诉求,核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受理条件,确认受理诉求23件,涉及金额6851.41万元。2024年1-6月,共收到11件投诉诉求,金额累计2957.72万元,我局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促使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以实际行动维护政府公信力,引领全社会形成诚信之风。

三、既懂“解释”更懂“解决”,以精细思维助企纾困解难。

1.积极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2024年,我局于3月召开了两场融资对接会、6月组织召开了一场融资座谈会。企业围绕现状、资金需求及困难与金融机构进行坦诚交流沟通,各银行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介绍了相关的信贷产品和优惠政策,有效增进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了解。

2.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互助补偿机制,用好信用保证基金,为信用好、有潜力的小微、“三农”、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截至2024年5月底,已累计为1618户企业授信17.28亿元。

3.加大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支持。2023年新增3000万元应急周转资金,将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提升到8000万元,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用款成本,帮助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渡过难关。2024年1-5月,已累计为20户企业提供应急周转资金9283.3万元。

4.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性工具逆周期调节作用。2024年1-5月,完成融资担保业务规模112932万元,服务各类市场主体808户;为35户创业个人及企业提供融资担保671万元。坚持降费让利,对小微、“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担保费率全部降至0.8%,大、中型企业参照现行标准下调20%,2024年1-5月,共减免保费192.77万元,涉及融资规模89968万元。

5.开展入企帮扶,强化政策兑现落实。我局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中小企业制度、政企沟通协调制度、中小企业直通车制度,依托跨部门政策发布平台、微信公众号,强化涉企政策统一发布,及时做好政策归集更新。2024年1-5月,我局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共入企183户次,联合公共服务联盟单位开展入企服务4279户次,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掌握民营企业家的思想动态,及时搜集企业急难愁盼,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同时,聚焦时政热点以及企业发展痛点、难点,联合省、市级优秀服务机构及示范平台定期开展“三进四送”“民营经济大讲堂”等惠企助企活动,凝心聚力,促使助企惠企高效务实。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建立定期走访机制和问题跟踪解决机制。通过制定企业走访计划,确保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时收集并反馈企业诉求。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对走访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二是常态化开展助企惠企服务活动。积极组织惠企政策培训交流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最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拓宽企业视野和合作渠道。

三是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提升整体队伍素质。以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为依托,加大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依托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无偿为企业举办“小班式”“订单式”培训。

四是鼓励银行创新融资方式,发展仓单、存货、知识产权等抵质押类贷款,在“银税互动”“银担合作”基础上研究推出线上化、纯信用金融产品,提高融资的有效性和可得性。

五是建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是资本市场连接挂牌上市企业的重要桥梁,要充分集聚证券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搭建市场化、专业化、全方位、一站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