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艳丽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助力多元化成长平台,夜校“点亮”夜经济》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如今满足精神需求愈发成为当代人们的追求,上夜校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有人把青年夜校比作成人版的“少年宫”、青春版的“老年大学”,认为青年夜校是一处“能量补给站”,更是一处“追梦之地”。夜校给予年轻人破“宅”而出,重构自己文化生活、走向社会大课堂的机会,其在提升青年技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作用。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作出以下答复:
2024年3月20日,晋城市城区文化馆春季公益培训班及春季“夜”课堂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在城区文化馆总馆和3个社会分馆同步开课,课程包括“琴棋书画诗酒花”等多类别,旨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丰富市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引导更多的群众走近艺术、倾听艺术、感知艺术。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迎合了青年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专业技能的需求,收到广大青年的欢迎,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授课形式单一、内容受限、课程参与度知晓度不高等。针对青年夜校的存在问题,根据城区夜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委员提案建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搭建线上开放学习平台
联合教科局、人社局等有关部门,利用现有技术,构建具备在线教学、互动讨论、资源分享等功能的线上学习平台。平台应支持多终端访问,便于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我局定期组织举办“民营经济大讲堂”“三进四送”等助企惠企活动,开展常态化入企帮扶,建立了有效政企沟通制度,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切实提供了最新惠企政策解读、“政银企”融资对接、专项资金奖补、科技创新特派员、“法企同行”等服务。今后,我局将根据政策内容和企业需求,联合有关部门及辖区内法律、财税、市场营销等专业服务机构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包括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环节,理论结合实际,提升青年专业技能水平。
三、整合与优化多方资源
我局积极推举辖区优秀企业家参加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的领军人才研修班,联合民营企业公共服务联盟举办“小班式”“订单式”培训,但存在课程受众群体单一、课程知晓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应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专家等担任讲师,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料,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四、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检查
明确责任主体对于保障夜校的正常运营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办学单位与部门、教学管理与组织、师资力量与培训、学员招募与选拔、课程规划与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成果评估与反馈以及安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的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可以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环境,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需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政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