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海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创新民企聚才引才智路径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为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环境,释放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我局持续加强对科技企业和项目实施服务指导,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通过加大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等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旨在鼓励民营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核心主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当年评审通过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50万元、2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对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未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其主要产品拥有在有效期内的知识产权3项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二是扎实落实惠企政策。5月16日,组织区民营经济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等17家相关单位召开助企纾困工作部署会议,制定了《晋城市城区关于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任务清单》,组织编印了《晋城市城区助企纾困政策汇编》,成立了3个入企服务小分队,深入企业开展“三进四送”(进园区、进双创基地、进企业,送政策、送法律、送专家、送服务),对企业进行高企、科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宣传、申报认定咨询、项目支持等“一站式服务”,以及“一对一企业管家服务”、“法企同行”法律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等各类信息服务,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
二、搭建有效平台,推动创新发展。一是依托企业服务平台,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加强分类管理和跟踪服务,根据企业个性化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促进校企“点对点”对接、“面对面”交流。二是深化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开展“长三角科技资源晋城推介会系列活动”,利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帮助解决我区重点产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组织创业参赛,激发企业创新潜力。举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共25个项目参加大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了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智力支持,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人才新政”第十六条,印发《GAP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贷款贴息细则(试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融资担保细则(试行)》,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高层次人才高质量转型发展。二是强化民营企业人才支撑作用,提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我局组织推荐20余名企业经营者参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专题研修班,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快高素质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培育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勇创新、善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推动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三是强化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助力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针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来自省内外的 8 位高端科技人才,为我区科技型、铸造型企业提供辐射服务,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创造实际效应。科技特派员参与了中小企业研发,帮助解决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问题,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战略,聚集国内外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共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中小企业产品竞争力。四是为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按照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任务部署,2023年度我局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下开展了民营企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初审工作,2023年共计报评审各类专业技术职称208人次,为全区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创新宣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为让更多的人才了解、关注人才新政,我局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一是在网络平台窗口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我局在公共服务平台窗口开辟了网上政策宣传专栏,利用线上渠道进行政策宣传,在平台网站发布了区委“人才新政20条”政策信息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广泛传播。二是开展入企服务。我局深入南村园区、双创基地等开展人才政策宣介活动。实地走访时,工作人员就我区紧缺型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补贴等政策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帮助企业熟悉政策内容,现场答疑解惑,进一步了提升企业对人才政策的知晓度,引导企业用足用好人才政策,推动人才优惠政策落实落地。三是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参与录制“城区成就人才”主题首期节目《归巢学子话城区》,与海外学子代表、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创业创新青年人才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碰撞,就我区铸造产业转型发展进行介绍,引导和鼓励在外大学生回故乡建家乡,积极为城区发展贡献力量。四是推荐企业参与“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长沙专场),到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知识产权中心进行了参观学习,6家企业还与中南大学相关教授就智能化矿山数据传输、智慧矿山无人驾驶与故障诊断、材料科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度交流对接,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收获颇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落实“人才新政”20条,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深化省校市校合作,努力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为全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