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暑假期间,为切实保障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现提示如下:
一、拒绝参加学科类培训
暑假期间,凡是面向中小学生(含学龄前幼儿)开展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线下还是线上,均为违法违规行为。以下形态的学科类培训行为,请家长朋友们自觉抵制,不要让孩子参与。
1.学科类培训机构组织的任何培训;
2.无证无照学科类培训;
3.以非学科类名义开展的学科类培训;
4.以托管、教育咨询、文化交流传播、自习室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培训;
5.以“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训练、国学素养、幼小衔接、小升初衔接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
6.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校外有偿补课;
7.线下培训机构通过及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线上学科培训;
8.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9.未经教育部门审批备案的竞赛活动。
二、理性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暑假期间,家长朋友应根据孩子实际需求,理性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如确需参加,请选择合规机构,我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分类,分别由属地文旅局、体育局、科技局主管,请广大家长朋友咨询相关部门,了解机构的详细情况,并认真与培训机构核实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收费项目标准、退费规则等事宜,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为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损害家长利益问题的发生,请使用教育部开发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APP内纳入监管的培训机构,并在APP上购课、交费。家长朋友在购课时,一次性缴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力争防患于未然,尽可能的减少您的损失。谨防虚假诱导缴费,切勿听信机构人员的口头承诺,不要因为打折优惠而通过私人转账、私下交易和培训贷的方式缴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暑假期间,我们倡导家长朋友指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完成假期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和文艺活动。我市具有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假期各位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探访红色革命遗址,或走进图书馆、科技馆,拓展课外知识。我市各中小学校还推出了暑假托管服务,家长朋友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参加。
四、积极参与监督治理
我们诚恳地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从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主动参与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中来,自觉抵制违规培训,不轻信任何培训机构的招生承诺,不盲目跟风报班。我们欢迎广大家长朋友对违规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行为监督举报,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依法核查处置。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同心同力,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