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1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2-27 发布机构: 城区教育局

王涛柴艳丽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培养中小学特长型人才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多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持续将教育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实现“生生有项目、生生在团队、生生爱运动”的以“体”育人目标,做到了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两不误,各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各项技能的特长生。
    例如,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各学校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集中展示展演的基础上,最后选出中小学生书画摄影、声乐、器乐、舞蹈等各类作品参加区级比赛,由专业评委分别对各学段的书画摄影和艺术作品进行集中评选,选举出优秀作品选送市、省教育部门参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样不仅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平台,也对检阅学校发展素质教育新成果提供了契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孩子们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健康的爱好和兴趣,有利于发展和锻炼孩子们的特长,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特长学习氛围。
    经过每年的田径运动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山西省教育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十项举措》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2021年,以“栋梁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为引领,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加快校园足球普及性推广,鼓励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逐步实现优质足球教学资源全覆盖,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城区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2021年,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2023年,我区中小学校园足球体系基本构建,工作经验在国家、省、市媒体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