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TA012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2-27 发布机构: 城区教育局

牛海叶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青少年加强传统教育学习》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近年来,我区各学校不断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发挥家庭源头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家长们通过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发挥学校纽带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努力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全区各学校全面启动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晨读、午颂,学习《弟子规》、《孝经》、《学记》、《礼记》、《论语》等,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修身,开展“经典诵读”、“书法比赛”等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广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发挥社会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社区,因地制宜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加强与社区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整合社会德育资源,邀请民间艺人担任志愿辅导老师,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开设民俗教育课程,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