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萍、牛永爱、冯云燕、秦建宇、吴育琴、张彩萍、胡胜利、宋君琴、马晓云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研学活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区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近年来,按照《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我区各中小学充分认识到研学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将研学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研学活动。
一是严格落实既定的研学活动。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中学每年组织八年级学生赴泽州县南岭镇李寨村晋城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小学每年组织高段学生赴晋青世界青少年实践教育凤华基地,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按照市关工委文件要求,每年我区各学校组织学生赴长江支队纪念林、程颢书院、洞头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平瓦窑头、炎帝陵、阳城县暖辿村、陵川县义汉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系列活动,激励广大青少年增强家国情怀,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树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二是鼓励班级个性化定制研学活动。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课程需求,定制自然探索、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会实践、团队协作与拓展训练等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实践项目,提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确保活动的安全、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
下一步,一要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挖掘各地生态、旅游、文化、农业、历史等特色资源,精心打造研学线路,确保能够开展高质量的研学活动。同时,鼓励学校间开展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实现研学工作的均衡发展。二要注重研学课程的开发。按照中小学研学旅行“研学为主,旅行为辅”的原则,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以本地资源为主,开发研学课程,内容设计贴合学生学习需要,保证课程成系列,让研学学生可听、可说、可玩、可做、可学,让学生在仪式、游戏、户外、互动、操作、体验中完成研学任务,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教育。三要有规范严格的管理。研学旅行不同于普通的自由旅行,研学旅行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种延伸。这种由学校组织、以班为单位、有目的的旅行,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基于安全、基于纪律、基于研学课程实施、基于集体生活、基于仪式的种种管理,必须都有明确的规范。
四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研学工作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标准和方法,定期对研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指导,推动不断改进研学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学校选择研学旅行合作组织时,要综合考虑成本、课程方案、安全保障等因素,强化保险意识,减轻学校的安全压力与责任。